德国模式的优越性 曾经创造了高效率的自由市场模式如今却不得不依靠政府的积极介入挽救于危难,而过去被美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认为税收太高、政府管制太严、劳动力市场太不灵活的德国模式却在危机中得以屹立不倒。
苏政华称,向政府追债难度很大。乡镇作为国家政治体制谱系的神经末梢,其经济安全,关系全局。
成建三表示,目前在中国,即便是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也没有能力解决乡镇欠债问题。其次是,都杨镇既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远乡镇,又是一个革命老区,行路难、水利建设滞后、乡镇企业效益差等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困扰。原肇庆市端州西江土石方工程公司负责人苏政华对本报记者说,都杨镇政府对于还款都有协议,但并未完全执行。一位100多万债务被拖欠了十余年的债主陈先生表示,每年仅只逢年过节象征性地还一点,利息都不够,但也没办法。原因在于,一是很多债务都是隐性的,难以掌握具体的数字。
后来,由于取消了教育附加费的征收,致使教育欠债越来越大,再加上落实上级关于资源型企业上大压小的政策,都杨镇大多数乡镇企业因此关闭停产,在失去经济来源之后,历史欠债不断加大。按照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在20910万元的负债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公路类债务共2302万元,其中本金1784万元,利息518万元。其后,即便向发改委缴了200万巨额罚单后,价格还是照涨不误。
[29]因此,继续实行紧缩政策面临的社会政治压力也是很大的,而且国家的利益的也会受到影响。[27]何志成:《房价暴跌只差最后一根稻草》,《广州日报》2011-05-28。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已经连续3个月放缓。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降温。
比如最近的例子是非洲的辛巴威,通货膨胀到了70倍。这种情况到了2009年则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已处于衰竭状态,屡屡发生的民工荒现象,说明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将近枯竭。因此,流动性过剩首先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特别是房价。因为现在的通胀已经不仅仅表现在房产等资产价格上,已经传递到普通消费品上了。[11]另外,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国的原油价格却在节节上涨。
比如联合利华自2011年4月被约谈承诺暂缓涨价后,市场价反而一路飙升。再比如可以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还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于此同时,实行相当规模的减税,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这意味着,中国全面通货膨胀已经开始。[22]周其仁:《通胀之源:被动超发货币》,《IT时代周刊》2010年第23期。
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2.8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三个月进口额的合理水平。
在上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期间,凯恩斯就提出放松货币供给,扩大总需求,制造轻微的通货膨胀,压低工人实际工资,从而刺激就业,推动经济复苏的主张。四、结语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增长,原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动力已处于衰竭状态。
使得中国经济的滞涨问题更加严重。否则,事情会越来越糟糕。扣除央行为了对冲流动性合计发行的4万多亿央票,仍然有高达18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储备通过央行成为了我们的基础货币。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这都是无法持续的。[14]事实上,从1996年开始,政府的投资和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加大。[5]不仅国外学者有质疑,国内许多学者也对此也很头疼,觉得看不懂。
比如广东近年频发大规模骚乱,有学者指出绝非偶然,是因为经济衰退而使得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但是,如果考察到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和房地产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是一个高度依赖房地产业的经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
例如,技术进步机制的作用下,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工人提高了自身技术素质,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必然会大大提高,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收入必然大幅增加,企业的净收入也必然大增。这些学说都从不同角度对通货膨胀的引致性因素加以解释。
反之国家、企业的利益不断增加,又会导致个人利益的增加。首先,目前中国应该立即放弃数年来凯恩斯政策组合的实施,尽快进行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总公式,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w=c+(v+m)=c+n。人们会通过权衡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激励反应原理。因此,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重塑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在各种内生机制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可以有效地对付通货膨胀、失业增加和经济效率下降, 是化解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的有效武器。(二)消除滞胀风险,必须从改变微观经济机制入手建立 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比如,应对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确保了经济增长,却增大了通胀压力。※该文内容李炳炎曾于2011年5月28日在美国麻省大学举办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6届论坛上作过大会演讲。
五是调整产品结构,在企业积累机制的支撑下,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它就是经济观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
二是效率和公平兼顾机制。[2]通胀的压力仍然显露无遗。
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家、企业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去分配企业净收入,从而三者的收入同步增长,三者的利益协调发展,实现了从利益独占到利益分享的转变,使各经济主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各经济主体相互争利的内耗大大降低,增强了经济发展合力。利益的一致性是形成各经济主体收入增长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内生的收入增长动力机制也自然会产生乘数效应,放大增长量。
4.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运行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就是从建立新的企业分配制度入手,建立新的经营机制和财产约束关系, 重塑微观基础,利用微观经济组织内生的诸多运行机制,解决经济滞涨问题。[2]数据来源:除特别注明外,均整理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月份国家统计局公报。
从动态来看,非食品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升势,今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值得关注。个人收入的不断增长,不但不会成为减少国家、企业收入的威胁,反而成为国家、企业集体收入增长的原因。
实行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能有效化解目前的通胀压力。同时,微观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是支撑通胀惯性的重要因素。